日期
|
安排
|
住宿
|
早餐
|
午餐
|
晚餐
|
D1
|
北京西站--九江站,往返硬臥
|
火車上
|
×
|
×
|
×
|
D2
|
上午抵達九江站,12點辦理入住手續
|
酒店
|
×
|
×
|
√
|
D3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4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5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6
|
上午自由活動,九江站--北京西站
|
火車
|
√
|
√
|
×
|
D7
|
抵達北京,結束旅程回到溫馨的家。
|
|
|
|
|
廬山景點推薦
一,廬山風景區
廬山風景名勝區位于九江市,它的風光或許不如五岳奇險,但人文底蘊豐富。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贊美廬山的佳句,尤其是蘇軾那句“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”,讓人充滿向往。如今廬山已是一處成熟的旅游景區,山中的青山綠水、飛瀑、日出,還有近代別墅,引得不少游人來此一窺“廬山真面目”。來該景區的游客通常會先坐車到九江,再轉巴士,巴士中途會在廬山大門停下來,可在此購買門票進入,而后繼續往上到達牯嶺鎮。牯嶺鎮是廬山的旅游集散地,住宿、餐飲、購物等問題都可以在此解決。這里也是廬山觀光車的總站,由此出發步行或乘車去各個景點很方便。廬山的主要景點集中在山的西北側和東南側,一般會安排兩三天游玩,時間緊也可以用一天游玩幾個主要景點。西線集合了廬山的精華,如碧波蕩漾的如琴湖、《廬山戀》的取景地花徑、錦繡谷等。這邊景點集中,用時短也比較輕松,是一日游較好的線路。東線景點相距較遠,以壯麗取勝,除了登含鄱口、爬五老峰、下三疊泉等景點,還有美廬、廬山會議舊址等老別墅值得一逛,但是比較耗費體力。游玩以步行為主,景區內有觀光車線路往返于各主要景點。上廬山的山路比較曲折,建議準備些暈車藥。
二,三疊泉
三疊泉也叫三級泉、水簾泉,位于東南九疊谷,被譽為“廬山第一奇觀”。它其實并非泉而是瀑布,水流從北懸崖口落下,沖擊三級盤石而形成“三疊”,總落差155米,十分壯美,有“不到三疊泉,不算廬山客”之說。三疊泉四季景色各異,一般在春末夏初時水量較大,可以看到飛流直下的瀑布,是觀賞三疊泉的最佳時機。而仲夏和嚴冬時雨水較少,看到的則是秀氣柔美的水簾。如果你一心沖著三疊泉的壯觀瀑布而來,就一定不能選錯時間,否則難免失望。站在三疊泉附近的高處,可以俯視它,一疊的水從20多米高一傾而下,二疊彎曲,然后直入潭中。要近距離感受三疊泉的視覺沖擊,還需要下到谷底看三疊,是非常辛苦的過程,最好帶點吃的。景區內有纜車可以搭乘,但只能送你到一疊入口。在入口處購買門票后,還要步行1600級的下山臺階才能到達最底端。這一路十分險要,千萬不要為了看風景而失了腳下的路,尤其雨季時更要小心。站在三疊泉谷底的盤石仰望,可以看瀑布飛灑而下,氣勢磅礴,聲響轟鳴,才覺得此前的辛勞并沒有白費。你可以在此拍照留念,記得要注意防水。
三,五老峰
五老峰位于的東南,海拔1358米,是廬山形勢最為雄偉險峻的山峰。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,分成并列的五座山峰,看起來就像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,因此得名。從不同角度看五峰姿態各異,或像詩人吟詠、武士高歌,或像魚翁垂釣、老僧盤坐。五老峰神奇壯美,正如李白所言“廬山東南五老峰,青天削出金芙蓉”。只在山下仰望山峰的話,是無法領略到山勢之險、亂石之奇的。不過五老峰東南面陡不可攀,游客要從西北面的小道開始登山。爬上第一峰坡度較大,而從第一峰頂直到第四峰就相對平緩些,且山峰之間距離較近;但從第四峰到第五峰就遠很多,大概要走1個多小時。如果你體力有限,可以只爬第一峰到第四峰,然后按原路返回,這樣整個游覽時間差不多在2小時以內;如果你體力充沛且時間足夠,不妨登上第五峰,然后不走回頭路,直接從五峰亭順臺階而下,半小時左右可到索道入口。
四,錦繡谷
是從天橋左側石階至的一段秀麗山谷,長約1.5公里。它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匯而成,因第四紀冰川的反復刻切形成了平底陡壁的景觀。谷中奇石林立,險峻而秀美,若是遇到氣溫驟降,這里還是看廬山云霧的最佳位置之一。從天橋開始進入錦繡谷,其實這里并沒有橋,只有斷崖,崖上有一塊褐色巨石伸向深澗,遠遠望去像是斷橋。相傳朱元璋曾逃亡至此,巧遇金龍化作虹橋而絕處逢生。而不遠處有一塊立在懸崖邊上的好運石,很多游客會用手觸摸它。沿著修筑在絕壁懸崖的石階來游覽錦繡谷,驚險之余又有如畫的風景。你會看到一座數十米高的孤石峰,峰巔上有人頭石,這塊巨石恰似一個老人的側臉,面容憔悴,連眉眼、皺紋都很清晰,惟妙惟肖,巨石上還刻著“錦繡谷”三個大字。山峰下有一個洞,叫錦繡洞。
五,美廬
廬山牯嶺東谷,有一條蜿蜒而來又蜿蜓而去的長沖河。在長沖河畔,有一座掩隱在一片綠蔭深處的英國券廓式的別墅。別墅始建于1903年,由英國蘭諾茲勛爵建造,1922年轉讓給巴莉女土,巴莉曾與宋美齡交好,1934年將這棟房屋贈送給宋美齡。蔣介石見這里環境恬靜美麗,宋美齡的名字中又有一個“美”字,于是命名為“美廬”,庭園中臥石上的“美廬”二字為蔣手書。美廬由主樓和附樓兩部分組成,主樓為兩層,附樓為一層。登十字型長石階,步通透式涼臺,進入主樓一層是一裝飾典雅、中西合璧的會客廳。貓眼綠的地毯,墨綠的沙發,墻壁上掛著宋美齡不同時期的半身照片,以及蔣介石夫婦在“美廬”生活的部分照片。
六,含鄱口
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,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,故得名。含鄱口是廬山著名觀日處之一,清晨,鄱陽湖上晨光熹微,天水一色,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,金光萬道,霎時湖天盡赤,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。含鄱口西側,為著名的冰川角鋒“犁頭尖”活象一塊犀利的犁頭,耕耘著茫茫云海。含鄱口對面為廬山最高峰“漢陽峰”,北面為廬山第二高峰“大月山”,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“五老峰”,山麓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“鄱陽湖”,湖光山色,相互比美。含鄱嶺上有一座方型樓臺,即廬山觀日出的勝地-“望鄱亭”。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,依欄遠望呈現魚肚白的天際。一會兒,鄱陽湖上的天幕金光萬道,紫霞升騰,驀地,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,染紅了藍天綠水和遠山近嶺,景象十分壯觀。
七,花徑
沿大林路步行至花徑,順路可見冰川遺跡──冰桌巨石,又叫飛來石。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《大林寺桃花》的地方。傳說,白居易被貶任江州(九江)司馬時,曾來廬山游覽,當時正值暮春,白居易有感于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桃花仍盛開,故人們也稱此地為“白司馬花徑”,并建造了“景白亭”。1988年在園中建有“白居易草堂陳列室”,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慶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。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“花徑”二字,傳說系白居易手書。園中的如琴湖形如提琴,故名,有曲橋通往湖心島。園中繁花似錦,曲徑通幽,湖光山色,風景如畫。
八,如琴湖
如琴湖浩浩蕩蕩又不失秀麗雅致。因湖岸曲線玲瓏,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,加之湖邊的石上有古人刻的“如琴”二字,故得名。湖半邊近靠花徑園內,又叫花徑湖。有曲橋通往湖心島,園中繁花似錦,曲徑通幽,湖光山色,風景如畫。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《大林寺桃花》的地方,園中建有“白居易草堂陳列室”。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。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“花徑”二字,傳說系白居易手書。傳說,白居易被貶任江州(九江)司馬時,曾來廬山游覽,當時正值暮春,白居易有感于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桃花仍盛開,故人們也稱此地為“白司馬花徑”,并建造了“景白亭”。